“我和我的故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那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5周年之际,神州大地的中华儿女,纷纷用差别情势,表达对故国母亲的敬意。 曾在军旅的老兵,向故国“报到”的方式有所差别:或是迎着晨光踏上巡边路,用一抹“志愿红”保卫国门安全;或是挺起胸膛,向高高飘荡的五星红旗敬上军礼;或是与老战友聚在一起,共同唱响难忘的旋律…… 本日,我们走近几支由老兵构成的特别队伍。在新的战场,他们不改兵的本色,始终与故国的心跳同频共振。 ![]() 上海市虹口区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团队成员升国旗。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 我在疆域守国门 ■王 鞅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贺志国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队员与边防官兵共同巡边。 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发,一起向北,热闹的城镇徐徐远去,希罕的骆驼刺在大漠中若隐若现。 国庆节前夕,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牧民、退役武士哈斯巴雅尔与额济纳旗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再一次踏上巡边路,走访居边护边堡垒户,宣讲惠民政策和边防法规。 不足为奇。在阿拉善盟,活泼着43支大巨细小的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哈斯巴雅尔说,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的规模固然有大有小,但每一位到场此中的老兵都秉持同样的初心——为故国守好国门。 “退役不褪色,是我们告别虎帐时许下的答应。”在这些生在草原、长在草原、退役后又回到草原的老兵看来,“走好巡边护边路,就是永葆武士本色;宣讲好党的惠民政策,就是筑防线聚民气”。 退役武士孟根阿古拉,是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乌力吉苏木是阿拉善左旗唯一的疆域苏木,疆域线长达188.68公里,整年最大风力可达9级。多年来,孟根阿古拉的家,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 “20世纪70年代,为维护疆域安全,乌力吉苏木有12户牧民举家搬到疆域一线,我的父母就是当时搬到这里的。”孟根阿古拉告诉记者,打从牙牙学语起,他就跟着父母巡边护边,“蒙古族有一句谚语‘湖水清静,鸿雁安全’,意思是没有清静的湖水,以湖为家的鸿雁就无法栖息生存。人也一样,我的家在这里,我又是一名老兵,保卫疆域安定调和,是我当仁不让的责任。” 筑牢故国北疆绿色长城,关乎国家生态安全。阿拉善盟是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戈壁交汇地,在这里“种一棵树比养个儿子都难”。 “植树治沙,就是保卫故国的生态大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队员刘明远先容,志愿服务队建立以来,每年4月老兵们都会来到戈壁戈壁深处,自带干粮,扛着铁锹,拎着水桶,投入“绿化大戈壁、遏制沙尘暴”的生态守卫战。为了学习防风固沙技能,他们向林业专家讨教,查阅各种资料,选择顺应戈壁的梭梭、沙枣、花棒等树种栽种,想方想法进步树苗成活率。 “我们最初种下的梭梭树,现在已长到3米多高。”刘明远告诉记者,在巴彦浩特镇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的动员下,周边很多牧民自觉到场到植树造林中来,“十几人的小队伍,酿成了近千人的‘大阵仗’”。 在阿拉善盟,从事医疗工作的老兵们还自觉构造了一支义诊队伍。他们发挥自身专业专长,常常深入偏远牧区开展“康健行”运动,耐烦过细地为牧民查抄身材,悉心嘱咐防备慢性病相干留意事项,在公道膳食等方面给出专业性发起。 据先容,自2021年以来,阿拉善盟多支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已累计构造开展志愿服务运动520余场次,到场运动的老兵达5500余人次。“客岁,我们启动了阿拉善盟退役武士志愿服务队‘爱边守边固边’志愿服务运动,不停拓展退役武士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动员更多老兵承袭‘奉献、友好、相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力,在新的战场为故国守好国门。”阿拉善盟退役武士事件局向导说。 上海市“最美退役武士”团体、虹口区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团队—— 我向国旗敬个礼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 上海市虹口区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团队成员引导小门生开展升国旗运动。 “向国旗——敬礼!” 9月27日,在上海市北郊学校“国防教诲节”升国旗仪式上,陪同虹口区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团队领队、老兵赵嘉铭铿锵有力的口令,全场肃立,师生面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赵嘉铭和团队的老兵们,敬上庄重的军礼。 这一刻,赵嘉铭和团队老兵们心中腾起无穷自大——曾服役于原三军仪仗队和国旗保护队的他们,一次次用正步丈量芳华,显现中国武士的好样子。现在,他们在人生的新战场携手并肩,为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诲尽心尽力。 北郊学校向导先容,这是该校初次举行“国防教诲节”,他们特意约请退役仪仗兵来升国旗,以此加强门生爱国旗、敬国旗的意识,更直观地感受“行走的中国手刺”的风采。 队形队列变更展示、停滞跑、旗语操、军体拳、紧抢救护……在“国防教诲节”的一个个特色运动现场,门生们聚在老兵身边,认真观看动作树模,跃跃欲试想到场此中,氛围非常热烈。 “聚集,收队!”当天运动竣事后,赵嘉铭带队返回他们的“大本营”——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基地。“本日的运动结果超出预期”“咱们还要不屈不挠”……一起上,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题依然不离国防教诲。 赵嘉铭告诉记者,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团队建立于2018年,现在有30多名全职教官和70多名兼职教官。“退役后,我们各自回抵家乡,但心中始终放不下对国旗的眷恋。各人探讨组建一支国防教诲团队,以另一种方式向国旗敬礼,连续共同的家国情怀。”与赵嘉铭一同建立团队的老兵刘志文先容,现在越来越多的退役战友汇聚到上海,团队也徐徐强大起来。 走进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基地,每个工位上都贴有“燃少年志、习中华礼、铸强军魂、长民族气”字样的标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开展国防教诲的对象,重要是中小门生和青年人。”赵嘉铭先容,这些年他们一次次走进校园开展国防知识遍及运动,共同现役教官构造军训,联合庞大节日、怀念日举行升国旗仪式,资助不少中小学组建校园国旗保护队,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播下关心国防、矢志报国的种子。 上海市长岛中学2023年获评“国家级国防教诲树模学校”。“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升旗时每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该校国旗保护队成员黄耀辉,对本身的“旗头之路”影象犹新,“3个月里,我和同砚们使用课余时间开展练习。动作不尺度时,教官手把手改正;练习状态欠好,教官也绝不夷由指出来。”练习固然辛劳,但亲手升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黄耀辉感到“很值得”。 6年来,转战国防教诲新战场的老兵们,始终不改“兵”的本色:一连几个春节,团队负责龙华义士陵园升国旗使命,老兵争相到场;邻近全民国防教诲日、义士怀念日等时间节点,运动一场接一场,老兵们着装严整,一站就是一天…… 本年“八一”前夕,钢铁之翼国防教诲团队获评上海市“最美退役武士”团体。“在飘荡的五星红旗下,我们将继承守好国防教诲阵地,上好‘爱我中华’这堂课。”赵嘉铭说。 甘肃省兰州老兵合唱团—— 我唱军歌颂江山 ■周亚洁 郭干干 ![]() 兰州老兵合唱团在2020年“乐龄唱响·天下老年合唱大赛”中得到第四名。 “当白鸽飞向天涯,国旗在回望,军号又响起……”黄河之滨,天高气爽。甘肃省兰州老兵合唱团的排演室里,不时传出悠扬洪亮的歌声。不久后,他们将作为甘肃省唯逐一支参赛队伍,到场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相约长江”合唱周运动。 “本年,我们合唱团建立整整20年了。一起高歌,我们没以为本身变老,而是感觉火热的芳华又返来了。”76岁的合唱团团长秦振国感慨道。1984年,在队伍服役16年的秦振国转业后回到兰州工作。“2004年,身边不少相熟的退役战友都到了退休年龄。为了退休后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探讨操持,建立了兰州老兵合唱团。”秦振国说。 由于在队伍时不停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秦振国被各人推选为团长。“合唱团建立之初,各人就共同商定,姓‘军’是合唱团最光显的特色。”秦振国先容,合唱团不但团员是退役武士,也不停相沿队伍管理模式——以分别的多个声部为单元分成“班排”,按照政治教诲、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举行分工。在合唱团里引吭高歌,老兵们仿佛重回虎帐,回到那段豪情燃烧的光阴,军旅梦得以连续。 合唱团团员陈赤军身世武士世家,在父辈影响下走上从军路,在原兰州军区总医院工作多年。“我一辈子都与队伍结缘,退休后忽然不知道做些什么好了。”直到有一天,她在微信群里看到老兵合唱团征团体员的消息。颠末口试,陈赤军参加合唱团女高声部。“我当了一辈子兵,总以为还没当够。参加老兵合唱团,让我重新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陈赤军说。 合唱团建立之初,团员们满怀热情、积极筹办,探求排演园地、约请引导老师、自费购买装备和服装道具……可实际却给信心满满的他们泼了冷水。 “合唱团建立后第一次到场市级合唱角逐,得到第四名。赛后各人有些沮丧,同等以为要想办法进步合唱团的演出程度。”副团长苏源祖说,“固然我们是一支业余文化团队,但作为退役武士,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除了约请专业良好的引导老师,合唱团还创建稽核机制,对老团员参赛、新团员征集举行择优选拔。“我们要包管合唱团团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特殊在严守规律、保持队伍精良作风上要过得硬。”苏源祖说。 通过不停“自我加压”,老兵合唱团渐渐走上正轨。2006年,他们参加中国合唱协会,之后多次到场天下及各省市文化部分举行的大型演出和合唱角逐。2020年,老兵合唱团从天下3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在电视节目“乐龄唱响·天下老年合唱大赛”中唱响《我是一个兵》《军民连合一家亲》等歌曲,以第四名的结果成为西北赛区唯一获奖的老年合唱团。 既然姓“军”,就要为“民”。作为一支退役武士业余文化团队,兰州老兵合唱团在追忆军旅光阴、歌唱优美生存的同时,也盼望能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气力。他们积极投身各类公益运动,从社区、学校到边防连队,从黄河两岸到河西走廊,这群均匀年事达63岁的老兵,比年来到场各类公益演出近200场,出色的演出和饱满的精力面目让观众赞不绝口。 传唱经典歌曲的同时,老兵合唱团还实验发掘文化资源自创作品,给舞台注入奇怪气味。比年来,他们相继创作了歌曲《我照旧一个兵》、诗朗诵《军歌依然洪亮》等作品,反映退役武士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精力风貌,还通过创作景象剧《长征》《传承》等作品宣扬赤色精力。 “20年间,老兵合唱团从最初的45名团员扩大到如今的124名,支持我们一起向前的,是心田沸腾着的炽热爱党、爱国、爱军情绪。”秦振国表现,他将继承带着老兵们高歌前行,唱响军旅人生,唱响故国赞歌。 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彭静、陈羽)
泉源网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24/1005/c1011-403332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