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75载波涛壮阔,少数民族的面目、民族地域的面目、民族关系的面目、中华民族的面目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汗青性巨变。新期间,在以习近平同道为焦点的党中心刚强向导下,各民族正像石榴籽一样牢牢拥抱在一起,奔赴优美将来。 石榴花开结出连合硕果 “同心专心一德,连合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向导下,誓为建立同等自由幸福的各人庭而奋斗!” 走进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连合园,被誉为“新中国民族连合第一碑”的民族连合誓词碑悄悄耸立。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多位民族代表发誓后碑上署名。 光阴流转,斑驳的字迹,见证各民族连合同心专心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发放接济粮和生产工具,资助少数民族群众渡过难关,各族人民翻身解放,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保卫中华民族连合同一;改革开放后,对口增援边疆地域和民族地域,走出各民族相助之路…… 75年来,我国民族连合进步奇迹在应对挑衅中破浪前行,民族连合成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各民族深度来往交换融会,中华大地绽放出愈发辉煌的民族连合进步之花。 ![]() 2024年9月2日,西藏江洛康萨社区文艺队在演出间隙苏息。新华社记者孙瑞博 摄 亲如一家,民族连合进步出现新景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日喀则市江洛康萨社区广场上,身穿差别民族服饰的住民演出融合了多民族元素的歌舞。这个社区曾荣获“天下民族连合进步树模社区”称呼,13个民族的住民生存其乐陶陶。 2012年以来,国家民委已累计定名2055个天下民族连合进步树模区、树模单元,精准发挥了树模引领作用。突出增长共同性的方向,以“互嵌”为导向,民族连合进步的阵地渐渐拓展到企业、墟落、构造、社区、学校等下层一线,民族连合一家亲的韵事不胜罗列。 水乳融会,互嵌式社会布局日益形成—— 多彩贵州,民族连合墟落篮球约请赛拥抱八方来客;天山南北,“打起手鼓唱起歌”民间艺术季喜迎四海宾朋;大美宁夏,邻人节、百家宴吸引各族群众同吃一桌饭、广交知心友……各族群众“双向奔赴”,来往交换融会更加广泛深入。 中华一家,情深意长。75年一起走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牢牢拥抱,誊写着“茶和盐巴永不分离”的动人故事。 共富共享绘就幸福图景 大凉山腹地,曾经交通闭塞、地瘠人贫。新中国建立后,凉山彝族仆从社会“一步跨千年”迈向社会主义社会。 75年沧海桑田,凉山深处,换了人间。 本日凉山大地,新居新寨犬牙交错,硬化门路通村入户……本地彝族群众常把两句话挂在嘴边:“精准扶贫‘瓦吉瓦’(好得很)!”“共产党‘卡莎莎’(谢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民生福祉、致力民生改善,420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贫苦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生齿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与天下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奋起直追,经济活力更足—— 八桂大地,一条全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在加快延伸。西部陆海新通道使用铁路、海运、公路等方式,通达环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域。广西各民族生产的产物,柳工机器、五菱汽车、柳州螺蛳粉出口到了五大洲。 75年来,从实验转移付出、西部大开辟,到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举措……一项项政策和资金落实落地,民族地域日新月异,群众生存如日方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停加强。 情深意笃,民生保障更暖—— 雪域之巅,109道班负担着唐古拉山口的门路养护保通使命。75年来,一代代高原养路工人在“生命禁区”深深扎根。救济站里,4000余封来自四周八方的感谢信,定格了民族连合的暖和刹时。 ![]() 2024年2月1日,109道班地点地,常年风雪交加。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在内蒙古,各族儿女携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在青海,各族人民倾力增援,资助积石山地动受灾群众规复生产生存……一项项民气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为各族儿女托起稳稳的幸福。 凝心聚力,社会奇迹焕新—— “日光城”拉萨,“北京中学”点亮农牧区孩子的空想;藏西阿里,陕西援藏大夫资助几近失明的老人重获光明与盼望…… 对口援藏30年来,援藏干部人才为雪域高原送去教诲新理念、医疗新技能、连合新韵事。 75年来,党和国家接纳各种优惠政策和步伐,推动民族地域社会奇迹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域根本公共服务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保障更加有力。 美美与共构筑精力故里 “远方客人到景宁,山笑木笑人欢唱……”9月4日晚,浙江景宁畲乡古城非遗文化巡游热闹非凡,各地游客和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出者载歌载舞。 2024年中华民族共有精力故里建立主题文化运动走到之江大地,铺睁开一幅各民族美美与共、各族儿女共建幸福故里的生动画卷。 立心铸魂,增长文化认同—— 新中国建立后,各族儿女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共同构建了以“故国同一、民族连合”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叙事体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 比年来,赤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入实行、《中华民族来往交换融会史》编纂工作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走进校园……文化如水、浸润无声,各族青少年树立精确的中华民族汗青观,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大感不停加强。 ![]() 2024年8月14日,第十二届天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会倒计时100天誓师大会现场。新华社发(袁永东摄) 守正创新,弘扬中华文化—— 本年11月,第十二届天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会将在海南三亚举行。自1953年开办至今,借助这一平台,一个个“濒危”民族文化遗存重焕生气,一项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传承。 本日,当600多岁的蒙藏学校旧址“变身”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一馆之内纵览中华文化之美;当文物古籍超过千年“上新”展览,各民族来往交换融会故事生动可感……与古为新、弦歌不辍,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力故里可触可及。 同心筑梦,携手再启新程—— 钱塘潮涌,亚运之光照亮西子湖畔。2023年天下少数民族观光团相聚于此,共享巨大故国荣光。 “毛南族的幸福生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奋斗出来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来自广西的代表韦震玲心潮汹涌,30多年前,她父亲也曾是观光团的一员,“现在各族儿女更要爱惜期间机会,为实现中国梦连合奋斗!” 75载长歌奋进,中华民族儿女共同谱写了人民共和国繁荣富强的壮丽史诗。预测将来,更加精密地连合在以习近平同道为焦点的党中心四周,心相通、情相融,志雷同、力相聚,各族儿女共赴以中国式当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优美来日诰日。(记者王明玉) 【责任编辑:唐红】
泉源网址: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9/27/content_BbmGA4HlY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