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10月2日电(记者赵颖全 黎多江)“本年10月20日就退休了,18岁来海南,转眼40多年已往了。”葛志平18岁到海南投军,队伍服役13年,1994年转业到三亚空管站,一干就是30年。谈到退休后的愿望,他坦言,想回到湖南故乡照顾父母,“不停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不能留遗憾。” “刚转业到单元时,向导派我到抱龙导航台,说顺应不了就返来。”讲起这段难忘的光阴,葛志平眼眶红了起来, “一起走来不轻易,女儿8岁时,由于工作调解才回到市区读书。”问到中途是否想过脱离,葛志平眼光刚强地说:“从来没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 抱龙导航台因抱龙村而得名,建在冷僻山区,海拔200多米,间隔三亚市区30多公里,“进山是回旋曲折的土路,下雨天,河水上涨,出不去也进不来。” 第三年,为了支持葛志平的工作,在尖峰岭林业局教诲科上班的爱人刘顺泉申请管理停薪留职,带着刚满2岁的女儿,随夫上山,一住就是5年。 ![]() “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葛志平回想,在1998年,一次到山下国营南岛农场买菜回导航台的路上,突降暴雨,门路泥泞,车子打滑,一家三口直接摔到泥坑里。“爸爸把我的脸都摔没了。”满脸是泥巴的女儿笑哈哈地说,夫妻俩一听,也乐了,扶起摩托车,在风雨声中继承向着导航台进步…… “我爱人很巨大,无怨无悔支持我的工作,还救过我的命。”葛志平感激地说,2000年,本身因病一度休克,刘顺泉把葛志平送到南岛职工医院。 “你这是恶性疟疾,晚来一些,疟原虫进脑就没命了。”大夫简朴化验完血后说,“这是由于恒久在山上工作的缘故原由,被蚊子叮咬流传得来的,幸亏你体质好。” ![]() “有苦有乐,苦中作乐。”回想起这8年韶光,葛志平是如许总结的。他说“乐”不但是本身有一个温馨的小家,还遇上本地淳朴老实、心地善良的村民,各人互帮相助,一起走过费力的光阴。 “没有那么好的村民,我们扎根不了那么多年。”葛志平笑着说,如今我们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侪,常常电话接洽,不忙时也会聚在一起小酌两杯。 2003年,为了给南海领空飞行安全提供可靠的空中交通管制保障,国家决定建立西沙雷达站,葛志平脱离抱龙导航台,下山进海,继承投身民航奇迹。 “本以为是件美差事,没想到比山上还苦。”葛志平笑着说,西沙雷达站筹建之初,交通非常未便利,吃住都得靠其他单元帮助,条件非常费力。 为了让雷达站尽快投入利用,给飞机装上“眼睛”和“耳朵”,骄阳当空,筹建队伍在滚烫的沙地里,拉装备、接电缆、搭架子、调信号……满身被汗水浸透,衣服上的盐渍一圈一圈、一层一层,脸庞晒成紫赤色。 颠末9个多月奋战,2004年,西沙雷达站正式建成投入利用。在南海领空上飞行的飞机,像鸟儿一样安全自由地飞翔。 “换电线时,先照相记载,再接线时就不会错了,记得断开保险丝。”从西沙返来后,葛志平调到了技能保障部,负责电力装备保障工作,这是他仔细嘱咐徒弟陈亮维修电路的工作场景。 “南山雷达站、凤凰导航台、西近导航台、马岭雷达站……”葛志平在它们之间往返“穿梭”,光阴在指间静静溜走,再回顾,22年又已往了。 ![]() “1994年时,一天飞机起降量最多不凌驾10架次,而如今最多时一天到达了450多架次。”站在三亚空管站的塔台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一览无余,飞机在不远的跑道上繁忙地腾飞降落,这位见证中国民航奇迹一步步发展强大的“安全卫士”感慨:“30年来,没有出现任何安全变乱,这是对我们工作莫大的承认。” “我们就像是飞机的‘眼睛’和‘耳朵’,必须站好末了一班岗,保卫飞机的安全。”在塔台上望着消散在天空的飞机,葛志平收回远眺的眼光。 谈到如今家庭环境时,葛志平欣慰地说:“爱人厥后调到三亚当老师,如今已是海南省的特级西席,女儿也考进了西席队伍,客岁完婚,本年孙女出生,三个月大。” “葛叔,下战书一起去马岭检验发电机可好?”年轻人的声音冲破葛志平难过的闲情逸致…… “好嘞!”葛志平立马复兴道。(到场采写:刘正 王其江) 泉源网址:http://www.news.cn/local/20241002/a0954c6e273a4e7c9b0d92fd78206b59/c.html |